农产品专卖店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品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零售渠道变革驱动的结果。农产品专卖店一般开设在城市的各个商圈、人流量比较大的街道,以及成熟的社区,方便消费者就近购买。
其次是农产品流通渠道博弈的结果。走批发市场,没钱赚,而且一般的高价格农产品不太合适批发市场。走超市,赚的钱还不够交各种费用,而且超市的货架有限。走直销,没有客户资源。于是,生产商以及品牌商决定自建销售终端,这既可以销售产品,也可以为企业做品牌形象广告。
最后是消费者驱动的结果。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在食品安全的大环境下,中产阶级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高品质的品牌农产品有了旺盛的需求。
什么样的农产品可以开专卖店
理论上说,所有的农产品都可以开专卖店,但开专卖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赚钱。这就要思考为什么消费者不去熟悉的商场购买同类产品,而要在农产品专卖店里购买。专卖店能和菜市场、商超比什么,比品种、价格、购物便利性,还是比品质、品牌?显然,专卖店的优势在于专卖,不在于品种的多少,因此,专卖店不能比品种和价格,而要比品质。很多菜市场和商超没有高品质的农产品,而且高品质的农产品销售需要更专业的体验。专卖店还可以比品牌,品牌农产品对消费者而言质量更有保证。当然,品牌农产品也可以在商超销售。
农产品专卖店的几种模式
农产品专卖店有很多模式,主要以下几种:
第一,品类专卖店,例如蔬菜专卖店、水果专卖店、肉类专卖店。
第二,品种专卖店,例如米专卖店专卖各种大米。
第三,区域产品专卖店,专卖一个地方产的特色农产品。
第四,特色专卖店,例如全卖散养的产品,散养的猪、散养的鸡蛋。
第五,企业专卖店,卖企业产的所有产品。
第六,单一农产品专卖店,例如一种高端大米的专卖店,一种高端土猪肉的专卖店。
总之,农产品专卖店的模式多种多样,这和农产品供需多样性有很大的关系。
开一家农产品专卖店的七个步骤
做好一家农产品专卖店,有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步,判断产品适不适合开专卖店
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能开专卖店,这要看产品是否合适开专卖店。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和商超、菜市场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另一种方法是调查有无同类成功案例,如果没有,最好放弃,如果有,可以向对方讨教,吸取教训。注意很多农产品专卖店是不赚钱的。
第二步,组织货源
产品是自产自销还是从其他地方进货,进货的经销商有多少品种,产品的供给能力怎样,是季节性的还是全年都有稳定的货源,有没有保鲜的要求等都要调查清楚。
第三步,选址
专卖店选址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店的位置好,目标客户主动进门的就多。有的人认为可以在高端小区开专卖店,有钱人多,消费能力强。位置要选在目标客户集中的地方,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四步,客户拓展
挂大的牌、发传单都是传统的拉客手段,还有不同企业的联盟,进行体验营销、活动营销等方法。吸引顾客的方法千万种,找到最适合自身产品的方法才最重要。
第五步,客户关系管理
顾客进店了,怎么促进购买,怎么让他持续购买,这是销售和促销的问题。农产品最好的销售方法就是免费试吃,顾客觉得好吃会重复购买。还可以结合别的销售手法,如抽奖、买赠、办会员卡等方式进行。
第六步,店面的日常管理
最关键的是店员管理,因为店员不好招,流动性强。一家专卖店最关键的人是店长,店长可以说是农产品专卖店盈利与否的关键,要做好店长的激励和晋升机制。
第七步,新的品类扩充
开始的时候,可能一家专卖店的品种没有很多,但随着熟客越来越多,需求变得多样化,因此农产品品种也要变得多样化。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专卖店,在成熟阶段增加新品种是一家专卖店能否盈利的关键。
总之,做好以上七步,农产品专卖店精耕细作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案例1 区域公共品牌高端农产品专卖店
鸡蛋2块钱一枚、苦瓜15块钱一根……第一次走进文井源乐活体验馆的顾客,通常都会被它的价签吓一跳。
文井源乐活体验馆是一家专门销售水果、蔬菜和肉类的农产品专卖店。2009年8月,第一家文井源乐活体验馆在四川省崇州闹市区开张,这标志着成都市首个高端农产品公共品牌正式诞生。崇州市新品川等4个有机农产品基地成为这一高端品牌的首批免费使用者。
乐活体验馆的装饰相当考究,商品摆放也非常整齐。这里出售的农产品不仅品种丰富,而且包装规范,每一件产品上都标明了包装日期和保质期等。
崇州市农村发展局局长陈鑫说,为了让市民买到放心的农产品,也为了形成品牌效应,崇州市政府特意出资成立了文井源品牌推广有限公司。只要企业的产品能达到标准,任何农产品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个品牌,并通过“文井源”专卖店进行销售。
目前,文井源已建成品牌专卖店10多家,其中成都市区有8家,顾客时常光顾。
案例2 都市菜园——蔬菜专卖之殇
都市菜园是带着任务诞生的。
进入新世纪后,原上海农工商集团经过资源整合,拥有五四农场等优质蔬菜种植基地,也有相应的加工与物流体系。上海农工商集团一直希望能打造一个蔬菜生鲜流通领域的品牌,完成向产业链的下游拓展,将自身优质的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餐桌。
这个担子落到了杨学军和他的团队身上,杨学军选择进入既有的菜市场,打造品牌连锁销售,在菜市场里面开自己的专卖店,避免与别人起正面冲突,这样既利用了菜市场资源,又能让专卖店逐渐规模化、连锁化。
2006年7月,都市菜园首家菜场连锁门店正式对外营业。8月,整合了原上海农工商集团等一系列资源的光明食品集团正式成立,都市菜园成为集团推进农产品销售网络延伸的主要企业,并进行了快速扩张。
2007年,都市菜园在全市的标准化菜市场连锁门店达109家,迅速的扩张非但没能带来规模效应,反而使都市菜园陷入了亏损。为了保证标准化管理,都市菜园100多家连锁门店全部采取直营模式,按平均每家门店5位营业人员计算,公司便负担着500人左右的用工成本。同时,由于营业人员的积极性较低,蔬菜在流通中的损耗非常大,加上13%的增值税,企业的成本又上去了不少。
此外,对价格十分敏感的家庭主妇们,对于质优价高的都市菜园的产品认可度不高,再加上统一包装、统一收银的蔬菜产品,主妇们不能拣菜叶,不能抹收银零头,这与菜场文化显得格格不入。
2007年年底,陷入亏损的都市菜园决定改变经营策略,为菜市场门店止血是第一步。于是,都市菜园陆续关停了一批扭亏无望的门店,并将直营连锁改为了店长承包制。为了调动店长积极性,企业以成本价提供货源。目前,都市菜园旗下的菜市场连锁门店还剩40~50家,基本处于收支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