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却也因其改革的滞后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一个瞬息万变的产业,近几年正以惊人的速度与各个行业发生融合。农业和互联网,看似完全不搭边,而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却令人惊叹。
2009年,“网络三剑客”之一的丁磊开始了其“第三代养猪模式”的探索;2011年,京东的当家人刘强东开始“不务正业”种植大米;2013年,备受瞩目的“褚橙”“柳桃”纷纷上市;2014年,乐视宣布进军农业,并落户山西生态农业基地……可以说,这几年农业十分受到互联网大佬的青睐,已经“遍地开花”。
而另一方面,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到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两会,有关农业的政策红利不断下发,困扰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问题等得到解决,互联网农业的时代已经到来。
农业1.0模式VS农业4.0模式
纵观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模式,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归为以下几类:
农业1.0模式:主要依靠体力劳动,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
农业2.0模式:以大型机械农场的出现为标志;
农业3.0模式:以高度自动化机械化精确生产为主要特点;
农业4.0模式:与互联网相融合,达到高度智能化。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从农业3.0向农业4.0进化。而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仍然以农业1.0和农业2.0为主。
落后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两个主要的弊端:其一就是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在于阻碍了农业的流通体系。这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比较直观的反体现,无数鲜美天然的食品由于生长在偏远闭塞的大山里,难以被大山外的人所品尝。
而中国的农业要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就应该打破生产力和流通的阻碍,改变农业的发展模式。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发展,相比其他产业,农业更应该与互联网融合,实现从1.0模式到4.0模式的跨越。
农业互联网革命的两大领域
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互联网革命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
1)生产领域
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诞生了精确农业的构想;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农业物联网获得了飞快的发展,在农业物联网的带动下,美国的精准农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根据最新的调查资料:美国的大型农场主要采用高度自动化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农业ITO技术的普及率达到80%。
2)流通领域
同样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尝试农业电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浪潮兴起以后,美国的农业电子商务随之崛起,带动了整个农业经营效益的改善。
相比美国,中国农业互联网的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仍具有诱人的增长空间。
互联网对农业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对四大基本要素的改变上:
劳动力。互联网与农业相互融合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将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转变为具备现代经营理念、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的互联网新农人。
劳动工具。互联网与农业相互融合后,农业生产的劳动工具就不再是传统的机械和农具,而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机械。作为哦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能够自动贵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进行调节,更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劳动对象。虽然互联网与农业相互融合后,劳动的对象仍然是土地,但土地的状态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是零散无序的状态,而转变为更加集中适合规模化经营的土地。
随着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变化,劳动的成果也会由依靠农药等不健康的农产品,转变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无公害产品。
互联网农业革命的两大驱动力
1)顶层设计和政府红利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多个行业都搭上了互联网发展的“顺风车”,而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也迫切需要互联网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从近几年政府下发的与农业发展相关的文件中,可以看到:互联网已经成为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有关农业的顶层设计中,互联网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
实际上,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很多因素,比如:信息服务、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物流等,都与互联网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互联网+农业”的顶层设计已经愈来愈清晰,而与“互联网+农业”相关的政策红利也越来越多。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交通运输部同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邮政快递、供销、交通运输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衔接,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包含快递配送、再生资源回收、日用品分拨配送、农资及农产品仓储、客运服务等功能的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
2)互联网产业
政策利好提高了农业领域的吸引力,使得大量新兴的创业公司投身到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当中,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在众多的新兴企业当中,既有农产品电商,也有农产品溯源管理、农业智能化机械制造和农业物联网系统研发和集成。
能够极大带动农业生产的物联网系统尤其引人注目。比如:奥地利一家企业推出的农业物联网系统,不仅能够自动地采集信息、实时监测,而且成本极低,能够覆盖的范围却比较可观。目前该系统在国内也已经投入使用,前景十分广阔。
而农产品电商的表现也非常活跃。在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的带动下,农业互联网的双向流通都已经逐渐成型:一方面,外面的消费品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农村;另一方面,来自农村的丰富的农产品也可以及时向外输送。由于拥有人才、技术、资金等丰富的资源,电商巨头与政府和地方企业的合作也逐渐增多,不仅激活了农村的电商生态系统,而且增加了农村地区的就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互联网+”农业迎布局良机
在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下,将农业与互联网结合无异是取得经济腾飞的不二法宝。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面临着调整,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也基本放缓,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粗放、效率差、技术低的生产方式,而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升级。
对农业的发展来说,互联网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的信息化运用,而且可以打通农业发展的物流链、资金链,更新销售的渠道,拓展农业的下游消费。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农资公司,都已经加紧了布局互联网农业的步伐。
互联网巨头方面的布局,最重的一块在于电子商务。比如:京东已经与陕西省长武县政府等订立了朕略合作协议,计划从多个方面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而阿里巴巴的“淘宝村”、“淘宝镇”也变得愈来愈密集,多个村级服务站都已经挂牌运作。
农资公司布局的主要方向包括三个:农业信息化、农村互联网金融、农资电商。其中,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代表是芭田股份,其已经通过入股金禾天成的方式投入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种植业投入品平台、农业移动互联应用、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领域,并开始探索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产品组合;农村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代表是大北农,其农信网便是提供P2P、小贷等金融服务的;而农资电商方面的代表金正大的布局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