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互联网+”一词出现在2015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的热度便一直不减,在多个垂直领域汹涌澎湃地开展起来。
目前,除了教育、医疗、交通、饮食、文化、娱乐等领域外,农业也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之上。不过,一向传统的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毕竟是首次,在融合的过程当中会遇到的问题也会颇多。至于,“互联网+”能否带来传统农业的转型和变革,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传统农业遇上互联网
近几年,农业仿佛成了一块“香饽饽”,各个资本大佬都纷纷“不务正业”地布局农业。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基金尝试奶牛养殖,乐视推出了自己的线上食品电商平台——“乐生活”,联想以蓝莓等产品为切入点,构建了全新的农业产业生态圈……
那么,当传统农业遇上互联网,又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通过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一词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传统的产业都有需要和潜力与互联网结合。而当传统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后,其在营销、流通、资金、商业模式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比如:农产品的营销可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农产品的流通可以借助农产品信息平台;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参照大数据,农企融资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个人承包制趋势增强等等。
1)个人承包制趋势增强
新希望集团的当家人刘永好曾经提过自己的一种设想:当农户饲养新希望的奶牛时,通过摄像头就能够实时对奶牛的情况进行监控,养殖系统会自动地根据饲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调节,并定时为奶牛饲喂食物和水,当奶牛开始产奶后,农户通过微信就可以与顾客联络,并将牛奶快递给客户。
虽然说目前这种构想仍然在规划中,但随着互联网与农业融合的推进,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在上面的构想中,新希望规划的商业模式是家庭定制化承包奶牛,而这种模式可以说与阿里巴巴2014年推出的“聚土地”的构想不谋而合。“聚土地”业务即用户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认购土地,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后自行进行农作物生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的提高,人们对放心、健康的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日益迫切,而如新希望和阿里巴巴推出的模式正式针对消费者的切实需求,因此也具有比较理想的市场潜力。
纵观中国的乳制品市场,蒙牛、伊利等品牌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凭借明星单品、规模、奶源、品牌等资源能够获得比较长远的发展。而新希望等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就必须采取差异化道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所以,对新希望来说,通过互联网实现创新发展是最佳的策略。
2)流通借助农产品信息平台
从农企和农户的角度来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由于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不仅会使农企和农户的收益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容易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虽然国家意志从政策层面引导农产品的流通,但落后的信息沟通方式仍然使得农业的发展受限。
图: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流程图
而农产品信息平台的崛起,则从根本上为这个“顽疾”开出了“药方”。农产品信息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大,通过互联网将海量的农产品信息汇集到了一起,覆盖全国的价格信息和供求关系都一目了然,极大地缩减了买卖双方获得信息的成本。
另外,通过农产品信息平台之上的供需关系,还可以预测投资的机会和可能的风险,指导农产品的结构生产。
3)营销借助互联网新媒体
自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获得发展以后,企业营销的方式就不再仅限于在平媒和电视上投放广告。相比传统的营销方式,互联网营销更容易以低成本获得好效果,而这对于推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且,目前中国的主要消费群体已经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他们更容易受到互联网营销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也更应该在营销时选择互联网新媒体。
2015初中央下达的一号文件,再次对农业问题进行了强调。比如: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土地制度继续推进、农垦改革首次成为改革重点、农产品生产应重视食品安全等等。而其中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形式及互联网农产品信息平台,其在流通端的体现为农业电商,在生产端的体现即精确农业的应用。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不仅投资的周期长、收益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更大,但由于农业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而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将会给农业注入新的动力,使得传统农业发生变革。
“互联网+”怎样链接农业?
就以往的经验来看,互联网确实具有链接其他行业的属性。比如,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链接,催生了电子商务。这不仅使得实体经济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使得广大光敏的生活、购物变得日常便利,而且孕育出了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京东等都因此而依赖互联网发展壮大。
由于农业本身固有的特点,一直以来并未与互联网发生实质性的链接,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无法链接农业。
村村乐的创始人胡伟就是“互联网+”链接农业的探索者。他打造的村村乐平台,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惠及三农”互联网综合性平台,而且由于紧随行业潮流和切合用户需求,村村乐更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链接农业的进程。
通过不断的发展,村村乐已经愈来愈“接地气”,其覆盖的村庄已经超过了60万,招募的网络村官也超过了20万,另外,通过帮助农民售卖农产品、代理化肥、电影下乡、路演巡展、墙体广告等形式的经纪人模式,村村乐已经为广大农村引进了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在资金统筹、保险理财、农村贷款等方面给农民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为了尽可能地采取多样的方式接近农村、增加与农民的沟通、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村村乐正努力打造一个以村庄小卖部为据点的物流代办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服务中心、销售中心等为一体的覆盖农村的连锁超市系统。
虽然过去数十年农业互联网化的口号也一直存在,但由于农业易受交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比其他领域并不巨头链接“互联网+”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农人理念的改变,农业互联网化的趋势正在蓬勃发展。
以上村村乐这样的案例,正属于“互联网+”与农业的真正链接和深度融合。“互联网+”农业链接的根本目的,在于用互联网的要素带动命运的发展。
“互联网+”未来将深入引领农业结构变革
在“互联网+”与农业的链接进程中,最早被接受的领域是农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而且不少人认为农业互联网化职能发生在这个领域,而后来的实践却证明这样的观点十分局限和片面。
尤其是O2O爆发以后,基于O2O的新兴的农业互联网,让农业极其相关的领域更加具有省级和活力,而从另一层面来看,中国的农业也已经达到了发展O2O模式的最佳时机,因此,让农业与“互联网+”发生链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互联网化的进程,而这样的背景蕴含着的是无数的潜在机会和巨大的创业机遇,如上文村村乐那样的案例正是其中的典范。农业信息平台和覆盖农村的连锁超市系统,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
农业之所以要与“互联网+”进行链接,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因为互联网落地到农业能够到来切实有效的改进和举措,而这也就是的农业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结合,不仅仅意味着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注入到其他行业中,更可以在融合的过程中梳理和优化其他行业的运作方式,发现其中的“盲点”和“痛点”。未来,“互联网+”必将与更多的领域进行链接和融合。
村村乐这样在“互联网+”链接农业的进程中的成功案例,正是因为其遵循了互联网的纽带作用,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创新。所以,农业要拥抱互联网,就应该转变思路,尽可能地进行多方的协调配合,使得每一个垂直细分领域都能走向成功。